超融合存储挑战传统SAN

日期: 2015-08-02 作者:Alex Barrett翻译:张冀川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新一代超融合基础设施正在挑战数据中心独立服务器连接scale-up存储阵列这一架构。vSAN使用本地连接的闪存和硬盘驱动器存储。

“超融合的趋势符合虚拟化的要求,而传统存储比如FC或iSCSI是有问题的,不能满足虚拟化的要求。”Panzura是一家云存储公司,该公司的产品营销高级总裁David Friedlander如是说。

SAN是针对I/O模式已知的环境而设计的,但虚拟环境的特征决定了I/O的随机性,阵列很容易不堪重负。闪存的应用使这些问题有所缓解,但越来越多的存储企业正在抛弃庞大的存储阵列。

“超融合系统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其依赖CPU和硬盘。尤其计算和存储处理都依赖于功能很强大的CPU。目前CPU使用效率非常低,存储端CPU利用率不超过20%。你可以利用剩余的CPU运行虚拟机。”以存储为中心的分析公司Taneja Group的联合创始人Arun Taneja说。

Taneja说:“与此同时,使用本地附加存储消除了通过网络访问存储所带来的成本及时间延迟开销。SCSI或者PCI直连方式的访问速度是最快的。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采用SAN唯一的原因就是DAS限制过多。

超融合存储可能会使外部磁盘销售额大量减少,如果市场继续按照这种方式发展,按照粗略计算,超融合存储在三年内可能会吞并30%的外部存储阵列市场。”

但仅仅是低成本的磁盘并不能提供大多数虚拟工作负载所需要的I/O性能。这恰恰是出现超高速闪存以及固态硬盘的原因所在。

Maxta的CEO Yoram Novick说:“最近,闪存价格急剧下降。此外其应用不再仅限于核心工作负载。已经到了用于更多用例的时刻了。”

目前几乎所有的超融合厂商都在大量使用闪存技术。实际上超融合厂商GridStore完全放弃了机械磁盘,仅使用闪存。提升数据使用效率的技术,比如重复数据删除以及压缩有助于增加可用存储容量。

Scale-Out FTW

没有scale-out集群技术,低成本存储、高性能闪存以及直连所具备的优势将无法体现,因为容量无法共享。构建多节点集群加入vSAN意味着容量可以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共享,数据在节点间复制确保了数据的可用性。

实际上,scale-out模式已经推出很久了,但主要用于超大规模的计算环境中。在存储界,scale-out架构主要用于一些网络附加存储设计,但将快存储使用scale-out架构却是一个新现象。

Taneja说:“就存储而言,我们并未像NAS那样在SAN中享用scale-out所具备的优势。低端市场是个例外,其容量需求通过较少的磁盘即可满足。”他预计,最终计算及存储结构都将是scale-out模式。

Scale-out对IT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最开始不需要投入太多,可以先从小规模应用开始,逐步发展。

Coho Data是一家scale-out存储创业公司,其CTO Andrew Warfield 说:“scale-out将硬件维护与上层系统分离。”

如果使用超融合基础设施,将具备可扩展性。然而很多厂商声称超级融合基础设施的可扩展性令人震惊,这难以令人相信。例如EMC的VCE部门基于收购的ScaleIO,在2015年5月推出了VxRack系统,声称系统能够扩展到上千个节点。该说法不仅难于验证,而且受限于你想构建多大的集群。“为便于讨论,我们举例系统可以扩展到120个节点。一般用户通常不会接近该规模。”Taneja说,“他们可能会构建30或40个节点的集群。”

Scale Computing的CTO Jason Collier说:“如果容量需求达到了极致,那么超融合设施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如果需要存储数PB级的数据,那么你可能不会使用超融合系统或者至少不应该使用。”他认为以容量为中心的存储需求始终存在,尽管看来NAS平台在目前还不会占据主导地位,但可能是Hadoop或者共享对象存储。

不均衡增长

超融合基础设施厂商已经开始在系统中解决另一个问题:同步平衡扩展存储以及计算资源。早期是这样的: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容量,那么必须购买全节点,即使CPU并未达到极限。超融合设施厂商已经提供了各种规模的节点。

位于加州的San Mateo County使用了Nutanix超融合基础设施集群,最近增加了NS-6000单元。当地的IT组织淘汰了很多遗留的服务器以及存储系统。“我们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计算资源,”当地的存储以及虚拟化架构师Erik Larson说。

本来选自《IT新架构》七月刊:超融合影响力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Alex Barrett
Alex Barrett

TechTarget特约作者

翻译

张冀川
张冀川

TechTarget中国特约专家,任职于某国企信息中心,负责数据中心硬件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对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有浓厚兴趣,并在工作中积极应用

相关推荐

  • 超驱动时代的超融合技术

    新的许可选择和全新兴起的工作负载有助于加速相关技术的采用。超融合基础设施技术在IT应用场景中,短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 软件定义和融合时代:存储已经过时了吗

    一些IT专家称存储业务正在垂死挣扎中,不过这并不完全正确。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从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到全球高性能访问,再到永远在线可用性的每一个存储问题,都需要更加慎重的、以存储为中心的专业知识……

  • 别担心:融合基础设施厂商锁定不是问题

    451 Research最近的一项名为《企业之声:服务器和融合基础设施》的研究表示,融合基础设施用户已经颇为能够接受供应商锁定,大多数用户对此没有异议……

  • 思科超融合:主推HyperFlex,押注HCI

    鉴于失去SimpliVity作为超融合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思科借助与Springpath共同设计的软件来增强其HyperFlex产品……